|
业务范围 |
|
|
|
|
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脑外科、神经外科、医学检验... |
|
药理学、毒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制剂处方及工艺、原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药品检测报告、生... |
|
IEC报告、X光机、超声仪、MRI、CT、呼吸机、血液净化仪、心脏起搏器、手术器械、实验室及临床各科... |
|
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年会会议现场口译、同声传译;远程会议翻译、视频影像资料、大会议程翻译;商务会谈... |
|
|
|
|
|
|
翻译理论探讨 |
|
|
|
|
----------------------------------------------------------------------------------------------------------- |
天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来自植物者更多。笔者对从植物来源的化合物的俗名命名方法及其翻译问题予以阐述,以供参考。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其化学名称很长,记忆困难,不利于信息传递,因此需要命名一个简单易记的名称,这就是化合物的俗名。优秀的期刊多在投稿须知中要求对新发现的化合物除给出其化学名称外,再取一个俗名。如《中草药》杂志在2004年投稿须知中有如下要求:“新化合物采用IUPAC命名原则给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名,同时再取一个得体的中、英文俗名”。这是非常重要的。
1. 俗名命名的几种方法
1.1 按植物的属名命名:植物的拉丁学名分成3部分,即属名、种加词和定名人。如麻黄碱(ephedrine)是从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属名加生物碱词尾“ine”而来;紫杉醇(taxol)是从紫杉Taxus cuspidataSieb.et Zucc.的属名和醇的词尾“ol”而来。化合物俗名的主要词尾有:“ine”(生物碱)、“in”(中性化合物)、“oside”(苷)、“olide”(内酯)、“ol”(醇或酚)、“an”(烷)、“en”(烯)、“ose”(糖)、“one”(酮)、“genin”(苷元,属于苷类化合物时;精宁,属非苷类化合物时)。
1.2 按植物的种加词命名:如黄芩苷(baicalin)是从来源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种加词的词根“baical”加中性化合物词尾“in”而来。
1.3 按植物的属名和种加词两者结合命名:如青蒿素(arteannuin)是来源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药名青蒿)的属名和种加词相结合命名。
1.4 按植物普通名的发音命名:从中药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分得的川芎嗪(chuanxiongzine)(即四甲基吡嗪)和青蒿素(qinghaosu)(即arteannuin)的外文名命名方法均为按音命名法。这在日本比较常见。日本人称柴胡Bupleurum falcatumL.为saiko,从中得到的柴胡皂苷命名为saikoside;从麻黄根(日本名maoko)中得到麻黄根碱命名为maokonine;从紫草根(日本名紫根shikon)中得到的紫根素命名为shikonin;从银杏(日本名ginko)得到的银杏内酯命名为ginkolide。
1.5 同一植物来源的多种化合物用改变词尾进行命名:如来自美登木的多种成分:maytansine(美登素)、maytanacine(美登纳新)、maytancine(美登辛)、maytanbutine(美登布亭)和maytanprine(美登普林)。
1.6 与植物名称无关的化合物俗名:如从罂粟得到的化合物morphine(吗啡)和从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得到的acteoside(洋丁香苷)均与其拉丁学名和普通名称无关。
2. 俗名命名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2.1 新化合物所命名的俗名不应与已知化合物重名,以免出现一名多物现象:过去有这种情况。如odoratin一名代表4种不同的化合物,它们来自4种不同科属的植物。因为这4种植物的拉丁学名的种加词均为odoratus(香的),所得的化合物就都命名为odoratin,因而造成四物同名,陷入难辨窘境。在为新化合物命名俗名时,只要核查一下CA(《化学文摘》)的索引指南,就可避免或减少重名现象了。
2.2 已知化合物不宜再作新化合物重新命名:对已知化合物重新命名既无必要,亦是对前人工作的不尊重行为。过去有这方面的例子值得警惕。如从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zz.中分离到一个已知化合物黄芩素(scutellarin),又再命名为灯盏花素(breviscarpin)。从板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的根中分离到一已知
化合物色胺酮(tryptanthrin),又再命名为板蓝根二酮B(tryptanthrin B)。
2.3 化合物的类名不宜作化合物的俗名:如苷Ⅰ(glycoside Ⅰ)、苷Ⅱ(glycosideⅡ);生物碱A(alkaloid A)、生物碱B(alkaloid B)等名称。这种代号性名称在研究工作中有方便之处,但不宜作为新化合物的俗名,因为这种名称很难界定一个具体化合物。所以在发现新化合物时,应另取中文俗名和外文俗名。
2.4 同类多个化合物编序时,中、外文俗名用相同的国际通用符号:如saikogenin A~G,中文名用柴胡皂苷元A~G,而不用柴胡皂苷元甲~庚等。
3. 俗名的翻译
英文俗名如何翻译成中文俗名,可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3.1 词根对译(意译)为主:这是天然化合物的常用译法。如berberine,其中“berber”是小檗属(Berberis)的词根,“ine”是生物碱的词尾,所以berberine的正式译名(正名)为小檗碱,黄连素或黄连碱作异名;coptisine是由黄连属名(Coptis)和生物碱词尾“ine”组成,故译成黄连碱。这里亦可以看出上述黄连素或黄连碱不能作为berberine正式译名的道理了。
3.2 音译为辅:由于汉字同音字很多,译成中文名时常会因人而异,如pennogenin有喷闹苷元、偏诺苷元、彭罗苷元等译名。因此音译不是一个好办法。但在意译较为困难时,仍可
作为一种补充译法。如morphine音译成吗啡。
3.3 一名多物时,不同的化合物译成不同的名称:如前述odoratin一名有4个不同的化合物。分别来自4种植物:烟洋椿Cedrela odorataL.、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L.、香膜质菊Hymenoxys odorataDC.、香豆Dipteryx odorata(Aubl.) Willd.。这4个化合物依次的译名为:烟洋椿素、飞机草素、香膜质菊素和香豆亭。
3.4 一物多名时,以首次分得此化合物的名称为正名,其他名称作为异名:在进行植物成分研究中,有时会因相互不了解或信息不通等原因,同一成分会命名出多种俗名,在所难免。如1968年Birkofer等从洋丁香首次分离到一个新的苷类化合物,命名为acteoside(洋丁香苷)。其后又从深波毛蕊花Verbascum sinuatumL.分到此化合物,又命名为verbascoside (毛蕊花苷);从臭梧桐Chlerodendrun trichotomumThunb.分到此化合物,命名为kusaginin(臭梧桐宁,臭梧桐的日本名为kusagi)。这3个名称以acteoside(洋丁香苷)为正名,其他2个为异名。
3.5 “genin”的译法:若为苷类化合物时,可译成苷元,如saikogenin译成柴胡苷元。但若与苷类无关时,宜译成精宁。如近20年来从番荔枝科分到一类化合物,它们的活性谱广,作用强,很有开发前途,成为近期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此类化合物至今已有数百个,但尚未发现有从苷而来的。此类化合物名为acetogenins它们是从醋酸乙酯通过生物合成而得到的,所以有aceto-(乙酰)词根,而不是由苷的水解而成,所以不能译成乙酰苷元。建议acetogenin译成乙酰精宁。
3.6 翻译时,必须先查明该成分的来源植物:只有先查明该成分的来源植物,才能翻译出得体的中文名称。不宜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义。如《英汉化学化工词汇》以及不少辞书将butyrospermol翻译成丁酰鲸鱼醇。经查,此化合物于1934年来自非洲几内亚等国家山榄科牛油果属植物牛油果Butyrospermum parkii Kotschy。此化合物并无丁酰基,且来源不是动物鲸鱼(鲸蜡是spermaceti)而是植物牛油果。所以butyrospermol应翻译成牛油果醇。又如《英汉科技词天》等数部巨型辞书将echinacoside翻译成海胆苷。经查,此化合物是在1950年Stoll等首先从北美洲松果菊属植物狭叶松果菊Echinacea angustifoliaDC.分到的化合物。未见报道此化合物从动物海胆得到。可能是与Echinoidae(海胆科)词根相近而混淆了。据此分析,echincoside改译成松果菊苷较为妥当。Acteoside这一化合物的译名同样是犯此错误,其中文译名的译法,文献[6]已有报道。
4. 结语
中国学者不论用中文还是外文发表论文时,其中新化合物均须同时给出中文俗名和英文俗名。有了英文俗名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和信息传播。有了中文俗名,以免由英文俗名翻译成中文俗名时发生因人而异,产生一物多名现象。在过去发表的有些论文中,对新化合物有的没有给出俗名,有的仅给出英文俗名或仅给出中文俗名,因而造成信息传播和翻译的困难。如兰州大学Fu等从窄头橐吾Ligularia stenocephala (Maxim.) Matsum.et Koidz.的根中分到一个新的异丙烯基苯羟呋喃型化合物,命名为stenocephalain。但未给出中文俗名。若能同时给出中文俗名就更好了,如窄头橐吾素。
天然新化合物的俗名命名和已知化合物的中文名称翻译,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和资料较少,这里作者对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作商榷,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并欢迎批评指正,以利于中草药名词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引自:中草药,2004(9);附7-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