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我們
|
業務範圍
|
特色團隊
|
品質控制
|
成功案例
|
翻譯資訊
|
人才招聘
|
聯繫我們
業務范圍
 
基礎醫學和臨床 詳細
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腦外科、神經外科、醫學檢驗...
 
藥學資料 詳細
藥理學、毒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制劑處方及工藝、原輔料來源及質量標准、藥品檢測報告、生...
 
醫療器械及產品 詳細
IEC報告、X光机、超聲儀、MRI、CT、呼吸机、血液淨化儀、心臟起搏器、手術器械、實驗室及臨床各科...
 
國際會議同傳口譯 詳細
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年會會議現場口譯、同聲傳譯﹔遠程會議翻譯、視頻影像資料、大會議程翻譯﹔商務會談...
 
 
翻譯理論探討
天然化合物的俗名命名方法及其翻譯
作者:江紀武
發布時間:2007-08-30
-----------------------------------------------------------------------------------------------------------
    天然化合物主要來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和動物,其中來自植物者更多。筆者對從植物來源的化合物的俗名命名方法及其翻譯問題予以闡述,以供參考。
    天然化合物的化學結构一般比較复雜,其化學名稱很長,記憶困難,不利于信息傳遞,因此需要命名一個簡單易記的名稱,這就是化合物的俗名。优秀的期刊多在投稿須知中要求對新發現的化合物除給出其化學名稱外,再取一個俗名。如《中草藥》雜志在2004年投稿須知中有如下要求:“新化合物采用IUPAC命名原則給出一個完整的系統名,同時再取一個得体的中、英文俗名”。這是非常重要的。
    1. 俗名命名的几种方法
    1.1   按植物的屬名命名:植物的拉丁學名分成3部分,即屬名、种加詞和定名人。如麻黃鹼(ephedrine)是從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的屬名加生物鹼詞尾“ine”而來;紫杉醇(taxol)是從紫杉Taxus cuspidataSieb.et Zucc.的屬名和醇的詞尾“ol”而來。化合物俗名的主要詞尾有:“ine”(生物鹼)、“in”(中性化合物)、“oside”( )、“olide”(內酯)、“ol”(醇或酚)、“an”(烷)、“en”(烯)、“ose”(糖)、“one”(酮)、“genin”( 元,屬于 類化合物時;精宁,屬非 類化合物時)。
    1.2   按植物的种加詞命名:如黃芩 (baicalin)是從來源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种加詞的詞根“baical”加中性化合物詞尾“in”而來。
    1.3   按植物的屬名和种加詞兩者結合命名:如青蒿素(arteannuin)是來源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藥名青蒿)的屬名和种加詞相結合命名。
    1.4   按植物普通名的發音命名:從中藥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分得的川芎 (chuanxiongzine)(即四甲基  )和青蒿素(qinghaosu)(即arteannuin)的外文名命名方法均為按音命名法。這在日本比較常見。日本人稱柴胡Bupleurum falcatumL.為saiko,從中得到的柴胡皂 命名為saikoside;從麻黃根(日本名maoko)中得到麻黃根鹼命名為maokonine;從紫草根(日本名紫根shikon)中得到的紫根素命名為shikonin;從銀杏(日本名ginko)得到的銀杏內酯命名為ginkolide。
    1.5   同一植物來源的多种化合物用改變詞尾進行命名:如來自美登木的多种成分:maytansine(美登素)、maytanacine(美登納新)、maytancine(美登辛)、maytanbutine(美登布亭)和maytanprine(美登普林)。
    1.6   与植物名稱無關的化合物俗名:如從罌粟得到的化合物morphine(嗎啡)和從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得到的acteoside(洋丁香 )均与其拉丁學名和普通名稱無關。
    2. 俗名命名需要考慮的几個問題
    2.1   新化合物所命名的俗名不應与已知化合物重名,以免出現一名多物現象:過去有這种情況。如odoratin一名代表4种不同的化合物,它們來自4种不同科屬的植物。因為這4种植物的拉丁學名的种加詞均為odoratus(香的),所得的化合物就都命名為odoratin,因而造成四物同名,陷入難辨窘境。在為新化合物命名俗名時,只要核查一下CA(《化學文摘》)的索引指南,就可避免或減少重名現象了。
    2.2   已知化合物不宜再作新化合物重新命名:對已知化合物重新命名既無必要,亦是對前人工作的不尊重行為。過去有這方面的例子值得警惕。如從燈盞花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zz.中分离到一個已知化合物黃芩素(scutellarin),又再命名為燈盞花素(breviscarpin)。從板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的根中分离到一已知
    化合物色胺酮(tryptanthrin),又再命名為板藍根二酮B(tryptanthrin B)。
    2.3   化合物的類名不宜作化合物的俗名:如 Ⅰ(glycoside Ⅰ)、 Ⅱ(glycosideⅡ);生物鹼A(alkaloid A)、生物鹼B(alkaloid B)等名稱。這种代號性名稱在研究工作中有方便之處,但不宜作為新化合物的俗名,因為這种名稱很難界定一個具体化合物。所以在發現新化合物時,應另取中文俗名和外文俗名。
    2.4   同類多個化合物編序時,中、外文俗名用相同的國際通用符號:如saikogenin A~G,中文名用柴胡皂 元A~G,而不用柴胡皂 元甲~庚等。
    3. 俗名的翻譯
        英文俗名如何翻譯成中文俗名,可考慮下列几個方面。
    3.1   詞根對譯(意譯)為主:這是天然化合物的常用譯法。如berberine,其中“berber”是小檗屬(Berberis)的詞根,“ine”是生物鹼的詞尾,所以berberine的正式譯名(正名)為小檗鹼,黃連素或黃連鹼作异名;coptisine是由黃連屬名(Coptis)和生物鹼詞尾“ine”組成,故譯成黃連鹼。這里亦可以看出上述黃連素或黃連鹼不能作為berberine正式譯名的道理了。
    3.2   音譯為輔:由于漢字同音字很多,譯成中文名時常會因人而异,如pennogenin有噴鬧 元、偏諾 元、彭羅 元等譯名。因此音譯不是一個好辦法。但在意譯較為困難時,仍可
    作為一种補充譯法。如morphine音譯成嗎啡。
    3.3   一名多物時,不同的化合物譯成不同的名稱:如前述odoratin一名有4個不同的化合物。分別來自4种植物:煙洋椿Cedrela odorataL.、飛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L.、香膜質菊Hymenoxys odorataDC.、香豆Dipteryx odorata(Aubl.) Willd.。這4個化合物依次的譯名為:煙洋椿素、飛机草素、香膜質菊素和香豆亭。
    3.4   一物多名時,以首次分得此化合物的名稱為正名,其他名稱作為异名:在進行植物成分研究中,有時會因相互不了解或信息不通等原因,同一成分會命名出多种俗名,在所難免。如1968年Birkofer等從洋丁香首次分离到一個新的 類化合物,命名為acteoside(洋丁香 )。其后又從深波毛蕊花Verbascum sinuatumL.分到此化合物,又命名為verbascoside (毛蕊花 );從臭梧桐Chlerodendrun trichotomumThunb.分到此化合物,命名為kusaginin(臭梧桐宁,臭梧桐的日本名為kusagi)。這3個名稱以acteoside(洋丁香 )為正名,其他2個為异名。
    3.5   “genin”的譯法:若為 類化合物時,可譯成 元,如saikogenin譯成柴胡 元。但若与 類無關時,宜譯成精宁。如近20年來從番荔枝科分到一類化合物,它們的活性譜廣,作用強,很有開發前途,成為近期研究活躍的領域之一。此類化合物至今已有數百個,但尚未發現有從 而來的。此類化合物名為acetogenins它們是從醋酸乙酯通過生物合成而得到的,所以有aceto-(乙 )詞根,而不是由 的水解而成,所以不能譯成乙  元。建議acetogenin譯成乙 精宁。
    3.6   翻譯時,必須先查明該成分的來源植物:只有先查明該成分的來源植物,才能翻譯出得体的中文名稱。不宜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義。如《英漢化學化工詞匯》以及不少辭書將butyrospermol翻譯成丁 鯨魚醇。經查,此化合物于1934年來自非洲几內亞等國家山欖科牛油果屬植物牛油果Butyrospermum parkii Kotschy。此化合物并無丁 基,且來源不是動物鯨魚(鯨蜡是spermaceti)而是植物牛油果。所以butyrospermol應翻譯成牛油果醇。又如《英漢科技詞天》等數部巨型辭書將echinacoside翻譯成海膽 。經查,此化合物是在1950年Stoll等首先從北美洲松果菊屬植物狹葉松果菊Echinacea angustifoliaDC.分到的化合物。未見報道此化合物從動物海膽得到。可能是与Echinoidae(海膽科)詞根相近而混淆了。据此分析,echincoside改譯成松果菊 較為妥當。Acteoside這一化合物的譯名同樣是犯此錯誤,其中文譯名的譯法,文獻[6]已有報道。
    4. 結語
    中國學者不論用中文還是外文發表論文時,其中新化合物均須同時給出中文俗名和英文俗名。有了英文俗名有利于与世界接軌和信息傳播。有了中文俗名,以免由英文俗名翻譯成中文俗名時發生因人而异,產生一物多名現象。在過去發表的有些論文中,對新化合物有的沒有給出俗名,有的僅給出英文俗名或僅給出中文俗名,因而造成信息傳播和翻譯的困難。如蘭州大學Fu等從窄頭橐吾Ligularia stenocephala (Maxim.) Matsum.et Koidz.的根中分到一個新的异丙烯基苯羥 喃型化合物,命名為stenocephalain。但未給出中文俗名。若能同時給出中文俗名就更好了,如窄頭橐吾素。
    天然新化合物的俗名命名和已知化合物的中文名稱翻譯,有關這方面的論文和資料較少,這里作者對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供作商榷,以達拋磚引玉的目的。并歡迎批評指正,以利于中草藥名詞的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
     
     
                                                                       (引自﹕中草藥,2004(9)﹔附7-8)
 
© 2004-2019 北京杏林醫聯翻譯中心 版權所有
香港鳳凰衛視廣告管理中心友情LOGO設計
京ICP備2020047843號-1